Pantone 是什麼?設計師與印刷人都該認識的色彩語言

如果你有接觸過平面設計、品牌規劃、印刷製作,應該多少聽過「Pantone」這個詞。但它到底是什麼?為什麼這麼多設計師、印刷廠、品牌主都在談?本篇文章就要帶你從頭到尾搞懂 Pantone 是什麼,它有什麼功能、該怎麼用、又怎麼幫助我們在色彩的世界裡更精準地溝通。

Pantone 是什麼?先從概念說起

Pantone 本身是一間美國公司,成立於 1963 年,最有名的產品是他們開發的一套色彩標準系統,也就是大家常說的「潘通色票」。簡單來說,Pantone 就是一個「讓色彩可以被精準指定」的工具。

我們平常說的紅、藍、綠、紫,這些詞其實很模糊。每個人想像的「草綠色」或「深紅色」可能不一樣。但如果我們說「Pantone 186 C」,那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的人,都能用標準化的方式去還原出這個顏色,這就是 Pantone 系統的意義。

為什麼需要 Pantone?設計與印刷不能只靠 RGB 或 CMYK

在電腦螢幕上,我們看到的顏色是由光構成的,通常用 RGB(紅綠藍)系統來表示。但 RGB 的顏色顯示會依螢幕而異,而且螢幕上的光和實體印刷出來的顏色本來就有差異。

而 CMYK(青品紅黃黑)是印刷常用的顏色系統,利用四色疊印出各種顏色。但 CMYK 的表現力有限,像是一些鮮豔的螢光色或金屬色,它印不出來,或者會有明顯色差。

這時候,如果我們有一個標準色票,可以跟印刷廠說「我就是要 Pantone 1235C」這樣的黃,而不是讓他們自己猜 RGB 或 CMYK,那整體的顏色溝通就會準確許多。

Pantone 色票怎麼來的?帶你認識它的歷史與演進

Pantone 這家公司最初其實是在做印刷色彩對色指南的,後來才發展出現在這套「Pantone Matching System(PMS)」色彩標準系統。這個系統的核心概念就是「每個色號都對應一個可重複印製的顏色」,並透過數位與紙本工具來幫助大家精準對色。

Pantone 會將每一種顏色調製成油墨實際印刷在色票上,而不是單純數位模擬。這些色票會標註色號、使用紙張類型(光面 C、消光 U、新聞紙 M)等資訊,讓設計師與印刷廠都能確保輸出一致。

隨著時間演進,Pantone 也推出更多應用領域的色票,例如用於紡織、塑膠、建材的配色指南,甚至開發了數位化色彩管理工具,讓顏色在不同媒介與製程中都能盡可能地維持一致性。

常見的 Pantone 系列:Solid、CMYK、Metallic、Pastel & Neon

Pantone 色票其實不只一種,而是有好幾種針對不同需求設計的系列。以下是設計與印刷常用的幾種:

  • Pantone Solid(專色):這是最早、也最常見的色票,包含約 1,800 多種實體專色。每一種顏色都有自己的獨立油墨配方,不透過 CMYK 疊印,非常適合品牌主色、LOGO 等要求一致的應用。
  • Pantone CMYK Guide(四色模擬):這個系列是以 CMYK 疊印方式模擬 Pantone 色彩,方便確認哪些顏色能靠四色印刷完成,哪些可能需要額外調整。
  • Pantone Metallic(金屬色):收錄金、銀、銅、珍珠等金屬光澤的顏色,適合用在高級包裝、精品視覺。
  • Pantone Pastel & Neon(粉彩與螢光):這組特別收錄柔和或極亮的顏色,但這類色通常不適合用 CMYK 印刷,要用專色印刷才能呈現原貌。

Pantone 在印刷上的角色:專色印刷與色彩準確性的保證

Pantone 最大的價值,在於「專色印刷」的使用。當設計中某些顏色無法靠 CMYK 疊印呈現(例如螢光粉、金色、特殊深藍等),就會選擇專色來印刷。

專色印刷的意思是「特別為這個顏色開一罐油墨」,這樣顏色不會因為混色誤差而偏掉,也比較容易控制大批量印刷的一致性。

舉例來說,如果一個品牌的 LOGO 是 Pantone 3005C,用 CMYK 印會有偏紫或偏青的風險,但如果用 Pantone 油墨直接印,顏色就會穩定而一致,這對品牌來說非常關鍵。

不過也要特別注意一點,並不是每家印刷廠都支援 Pantone 專色印刷。

常見的合版印刷為了降低成本,通常只使用 CMYK 四色共版輸出,這時就算你指定 Pantone 色號,印刷時也會轉換成近似 CMYK 色值來處理,顏色就可能產生落差。

如果真的有「色準」需求,像是品牌標準色、特殊材質包裝,請務必先跟印刷廠確認是否提供「CMYK+Pantone 專色」印刷,有些廠商的機器是 5 色或 6 色印刷機,可以同時印 CMYK+1~2 色 Pantone,這樣才是真的可以「落實 Pantone 專色印刷」的前提。

怎麼查 Pantone?線上工具與紙本色票的差異

要查 Pantone 色號,有幾種方式:

  • 紙本色票:這是最準確的方式。設計師手上的 Pantone Guide 是實際油墨印刷出來的,能看到在不同紙材上的效果,是選色的黃金標準。不過色票會隨時間褪色,建議每 12–18 個月更新一次。
  • Pantone Connect:Pantone 推出的線上與 App 工具,可以讓你快速查找色號、建立色盤、模擬配色,但畢竟是螢幕顯示,還是會有誤差。
  • Adobe 套件整合:像 Illustrator、Photoshop 裡面也能直接指定 Pantone 色號,非常方便設計端操作。

重點提醒:不要用螢幕來對色,要做印刷輸出,還是得依紙本 Pantone 色票為準!

Pantone 年度代表色怎麼選出來?背後其實很有玄機

Pantone 每年都會公布「年度代表色」,這其實不只是單純選一個好看的顏色,而是一種「色彩趨勢預測」。

他們會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色彩專家、時尚顧問、設計研究員,一起分析全球文化、社會動態、消費者心理,再找出某個最能代表當年情緒或氛圍的顏色。

像 2023 年的 Viva Magenta(PANTONE 18-1750)就代表著力量與活力,在疫情後期給人一種重新出發的感覺;2024 年的 Peach Fuzz 則傳遞溫柔與照顧的情緒。

這些顏色會影響時尚、產品設計、室內裝潢、化妝品包裝等多個領域,堪稱全球設計圈的「年度風向球」。

實務應用範例:品牌識別、包裝設計、服飾印花都用得上

Pantone 不只是設計師的好朋友,對品牌主與印刷廠來說也很實用。舉幾個實際案例:

  • 品牌識別設計:像 Coca-Cola 的紅是 Pantone 484、Tiffany & Co. 的藍是 Pantone 1837,這些顏色就是品牌視覺的核心資產,全球一致的顏色呈現非常關鍵。
  • 包裝印刷:保健品、彩妝、精品等產業常會使用金屬 Pantone 專色,增加質感;也有些會用螢光色來吸引目光。
  • 服飾與布料印花:不少服飾品牌會直接用 Pantone 色號打樣布料,確保出貨時不會發生「設計稿是草綠,印出來變豆綠」的慘劇。

遇到 Pantone 色差怎麼辦?設計與印刷端的調整方式

即使指定了 Pantone 色號,有時還是會出現顏色偏差的情況,這時候該怎麼處理?

  • 先確認印刷方式:是四色疊印還是專色?如果是四色近似色,那就要接受它可能會有色差。
  • 看紙張類型:同一個 Pantone 色號在光面紙(C)和消光紙(U)上表現會不一樣,記得挑選正確版本。
  • 建立打樣制度:正式印刷前可請廠商提供實體打樣,確認顏色是否達標再量產。
  • 使用專色軟體模擬工具:像 Pantone Color Bridge 就會列出相同色號在 CMYK 模擬下的差異,方便評估要不要開專色。

Pantone 在台灣:本地印刷廠與品牌的實際運用觀察

在台灣,Pantone 的應用也非常廣泛。平面設計師幾乎都習慣用它來選色,印刷廠也大多了解常見的 Pantone 色號。尤其是企業識別、展覽印刷、文創商品這幾個領域,更是幾乎都依照 Pantone 來溝通顏色。

不過,也要注意:不是每家印刷廠都有 Pantone 專色油墨庫存或設備,部分可能只接 CMYK 合版印刷,所以有些印刷需求還是需要特別洽詢「專色機組」或「高階輸出中心」。

對於品牌主來說,Pantone 是建立色彩規範、控管供應鏈一致性的有力工具,從行銷企劃到產線管理都派得上用場。

從 Pantone 看色彩語言的未來:標準化、數位化與文化趨勢

Pantone 不只是一個色票品牌,它代表的是「標準化色彩語言」的概念。從印刷、設計、包裝到產品開發,Pantone 打破了顏色溝通的模糊地帶,讓不同部門、不同國家都能用「顏色編號」來對話。

未來,Pantone 也朝向更多數位化發展,像是跟 Adobe 合作、提供 Pantone Connect API、開發色彩資料庫雲端管理等,都是想讓顏色在數位與實體世界中都能一致。

文化層面來說,色彩也越來越多元、不受限於性別、年齡、季節等傳統分類,這讓 Pantone 的角色不只是「對色工具」,也成了文化趨勢觀察的窗口。

總結:為什麼 Pantone 不只是一本色票,而是一種全球語言

Pantone 不只是設計師的工具,而是一套「讓全世界都能說同一種顏色語言」的系統。它幫助我們在設計、印刷、製作的流程中避免誤解,也讓品牌主色不會跑調,更能引領消費者感受趨勢色彩的魅力。

如果你還沒開始使用 Pantone,那真的該試試看。不論你是設計師、印刷廠、品牌方或創作者,Pantone 絕對是你工作中不可忽略的一塊色彩拼圖。